先檢查觸摸屏表面是否清潔。長時間使用后,屏幕上會積累指紋、油污和粉塵,這些雜質可能阻斷觸摸信號。用專用的觸摸屏清潔劑噴灑在軟布上,輕輕擦拭屏幕表面,注意別讓液體順著邊緣滲入機身內部。頑固污漬可以多擦幾遍,避免用堅硬物體刮擦,防止屏幕出現劃痕。其實有時候只是一層薄灰影響了觸摸靈敏度,簡單擦拭后可能就恢復正常,不用急于拆解設備。
線路連接問題需仔細排查。示教器與控制柜之間的連接線若接觸不良,會導致觸摸信號無法傳輸。將連接插頭兩端都拔下來,觀察插頭內的針腳是否有彎曲或氧化,針腳彎曲可用小鑷子小心矯正,氧化部位用細砂紙輕輕打磨。重新插回插頭時要插到底,聽到“咔噠”聲說明安裝到位,再擰緊固定螺絲防止松動。大概每季度都要檢查一次連接線,避免因頻繁插拔導致的接觸問題,線路磨損嚴重時及時更換新線。有時候線路本身沒有問題,但接口處的焊點松動,拆開示教器外殼,用烙鐵補焊焊點后,觸摸功能可能就會恢復。
觸摸面板校準異常也會引發故障。示教器使用一段時間后,觸摸定位可能出現偏差,嚴重時會表現為觸摸無反應。進入系統的校準界面,按照提示用觸摸筆依次點擊屏幕上的校準點,完成后保存設置并重啟示教器。校準過程中要保證環境光線穩定,避免強光直射屏幕,否則可能影響校準精度。或許校準后觸摸仍無反應,可嘗試恢復出廠設置,將系統參數重置后重新進行校準,部分軟件層面的異常會因此消除。

觸摸屏內部組件故障需深入檢查。如果清潔和校準都無法解決問題,可能是觸摸面板或控制板損壞。拆開示教器外殼,觀察觸摸面板與控制板之間的排線是否松動,排線插頭若有氧化,用橡皮擦擦拭后重新插緊。觸摸面板上的感應層若有破損,會導致局部或整體觸摸失效,這種情況需要更換同型號的觸摸面板,更換時注意排線的安裝方向,避免接反。控制板上的電容若有鼓包或漏液,也可能影響觸摸信號處理,更換損壞的電容后,用萬用表測量電路通斷,確保供電正常。
驅動程序異常可能導致觸摸失靈。示教器的操作系統中,觸摸驅動程序若損壞或版本不兼容,會造成觸摸無反應。通過專用軟件連接示教器與電腦,重新安裝匹配的觸摸驅動,安裝過程中不要斷電,防止程序安裝失敗。驅動安裝完成后重啟設備,測試觸摸功能是否恢復。大概每年都要檢查一次驅動程序版本,及時更新官方發布的補丁,減少因軟件漏洞導致的故障。有時候驅動程序沒有問題,但系統文件損壞,通過修復工具修復系統后,觸摸功能可能恢復正常。
硬件接觸不良需針對性處理。示教器內部的觸摸控制芯片若存在虛焊,會導致觸摸信號中斷。用放大鏡觀察芯片引腳的焊點,發現有裂紋或氣泡的部位,用熱風槍均勻加熱芯片進行補焊,溫度控制在合適范圍,避免高溫損壞周邊元件。補焊完成后靜置一段時間,待溫度完全冷卻后再通電測試。或許芯片本身沒有損壞,只是與電路板之間的接觸不良,重新安裝芯片并壓緊固定后,觸摸無反應的問題可能得到解決。
維修后的測試工作不能忽視。將示教器重新連接到機器人,通電后檢查屏幕顯示是否正常,依次測試屏幕的各個區域,確保觸摸靈敏且定位準確。連續操作半小時,觀察是否有再次出現觸摸無反應的情況,同時檢查示教器的溫度,避免因維修過程中的不當操作導致過熱。將外殼重新安裝好,確保所有螺絲都緊固到位,防止使用過程中出現異響或部件松動。做好維修記錄,詳細記錄故障現象、處理方法和更換的部件,為后續類似問題的維修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