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外觀的日常檢查不能少。每周查看電機外殼是否有油污或損傷,散熱片上的灰塵用壓縮空氣吹掃,保持散熱通道通暢。電機輸出軸端的密封圈若有滲油,可能是密封老化,用抹布擦凈油漬后觀察,持續滲油時需更換密封圈,更換時注意型號匹配。電機與減速器的連接法蘭螺栓要定期檢查,用扳手輕輕擰緊,防止松動導致同心度偏差,引發振動噪音。其實電機表面的溫度變化能反映工作狀態,用手觸摸外殼,感覺溫度明顯高于往常時,要檢查負載是否異常,避免電機過載運行。大概環境濕度高的車間,電機接線盒內可能凝結水汽,每月打開盒蓋檢查,有潮氣時用干燥抹布擦拭,晾干后再蓋緊。
散熱系統的維護影響電機壽命。散熱風扇是電機降溫的關鍵,每兩周檢查風扇運轉是否順暢,有異響或轉速變慢時及時更換,風扇葉片上的灰塵用軟毛刷清理,避免積灰影響風量。風扇的供電插頭若松動,會導致風扇停轉,每季度拔插一次插頭,去除接觸面的氧化層,確保連接可靠。電機內部的溫度傳感器要定期校準,用測溫儀對比傳感器顯示溫度與實際溫度,偏差超過5℃時調整參數,無法校準則更換傳感器。有時候風扇濾網會被棉絮類雜物堵塞,清理時要拆開防護罩,確保濾網通透,防護罩安裝時要扣緊,防止雜物進入風扇。

繞組與絕緣的檢查需定期進行。斷電狀態下,用兆歐表測量電機繞組的絕緣電阻,阻值低于5兆歐時,可能是繞組受潮或絕緣老化,將電機烘干后再測,仍不達標則需檢修繞組。電機的引出線纜在彎曲部位容易磨損,檢查線纜外皮是否有裂紋,特別是靠近接頭處,有破損時用絕緣膠帶螺旋纏繞,纏繞長度覆蓋破損處兩端各3厘米。接線端子排的螺絲要緊固,端子上的導線若有氧化發黑,用細砂紙打磨后重新連接,必要時更換接線端子。其實電機長期閑置后,再次使用前要做絕緣測試,避免存放期間受潮導致絕緣下降。大概每年對電機繞組進行一次直流電阻測量,三相電阻偏差超過2%時,可能存在繞組匝間短路,需進一步檢查。
編碼器的維護要細致操作。編碼器外殼的密封蓋要蓋緊,防止粉塵進入內部污染碼盤,每周檢查密封蓋是否松動,有縫隙時重新擰緊。編碼器的信號線要固定在電纜支架上,避免機器人運動時拉扯,線纜的彎曲半徑不能過小,防止內部導線斷裂。用示波器觀察編碼器輸出信號,波形紊亂時可能是信號線接觸不良,檢查插頭針腳是否彎曲,矯正后重新插緊。有時候編碼器出現計數偏差,可能是碼盤上沾有油污,斷電后拆開外殼,用無水酒精擦拭碼盤,晾干后再組裝,組裝時注意不要觸碰碼盤表面。
軸承與潤滑的保養不可忽視。電機軸承的潤滑脂每運行2000小時補充一次,注油口位于電機端蓋處,用專用注油器加入適量潤滑脂,型號要符合手冊規定,注油后讓電機空轉幾分鐘,使油脂均勻分布。軸承若出現異響,可能是潤滑不足或磨損,聽診器貼近端蓋聽運轉聲音,有沙沙聲或金屬摩擦聲時,需拆開電機檢查軸承,磨損嚴重時更換同型號軸承。軸承的軸向間隙若過大,會導致輸出軸竄動,用百分表測量竄動量,超過0.1毫米時調整預緊力,無法調整則更換軸承;蛟S新更換的軸承需要磨合,初期運行時負載不宜過大,磨合10小時后再恢復正常工作強度。
保養后的性能測試要全面。通電后讓電機空載運行,觀察是否有異常振動或噪音,測量空載電流,三相電流偏差應控制在5%以內。帶載運行時,記錄電機在不同轉速下的溫度,持續運行1小時后,溫度不應超過70℃,溫升過快要檢查散熱或負載情況。通過機器人控制系統監測電機運行參數,對比保養前后的電流、轉速數據,確保各項指標在正常范圍。有時候保養后電機運行平穩,但機器人動作精度下降,可能是電機與減速器的同心度未調整好,重新校準安裝位置,直到精度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