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 在“過剩論”中持續升溫

 機器人資訊     |      2025-01-17
“機器換人” 在“過剩論”中持續升溫

  在為期三天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幾乎每個論壇的門口都人頭攢動,盡管無法聽清里面的演講者在說什么,但仍然擋不住與會者傾聽的熱情。

  一位參會的機器人企業銷售人員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大會同期的展覽會上,有8個經銷商表示想代理我們公司的智能機器人。”

  2020年工業機器人

  將達80萬臺

  “一個機器人的會議,來這么多國家領導人,想都不敢想。”上述機器人企業銷售人員表示。

  有意思的是,李源潮關a注到:今年“雙11”,一款掃地機器人進入網上家電銷售前10名,銷售額甚至超過了小米手機和創維電視。

  這讓一度憂心“產能過剩”的業內看到了機器人發展的強勁潛力。

  對于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盧衛生透露,多個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機器人產品和關鍵零部件認證制度。國家標準委二部主任戴紅也透露,有關部門計劃年內出臺機器人標準規劃,以解決目前在我國機器人檢測和評定方面尚無相關國家標準的問題,這無疑會給機器人產業發展構建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此外,關于機器人的“十三五”規劃也讓業內看到了曙光,此前工信部有關人士曾表示,工業機器人維修,要在今年年底推出該規劃,但一直未有更進一步的消息。

  工信部一位官員透露,目前“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已經形成了初稿,一個重要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達到80萬臺。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技術創新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同類水平,關鍵零部件基本滿足市場需求,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據了解,“規劃”著眼于我國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以推進智能制造和改善人民生活方式為目標,以“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強化基礎、提升質量”為原則,以企業為主體,實現關鍵部件和高端產品應用的突破,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和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促進中國機器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資本密集布局

  對于機器人的火熱,資本市場的反應是最快的。

  廈工股份11月25日晚公告稱,公司擬與中航西飛自控、中航國際北京公司、摩醫咨詢在廈門合資設立“航控捷易(廈門)工程機器人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11月23日,GQY視訊公告稱,為實現公司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引進海外先進技術,進行機器人產業拓展,并為公司廣泛架設跨國業務奠定基礎,公司擬使用超募資金不超過900萬元投資入股美國Jibo公司。

  11月15日晚間,雷柏科技公告稱,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1.95億元用于投入機器人無人機產業。機器人產業方面,雷柏科技擬合計投入募集資金3.4億元,其中2.6億元用于機器人集成系統設備產業化項目,0.8億元用于機器人技術研發中心項目。

  此外,今年8月4日,美的集團與日本株式會社安川電機獨資子公司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合作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公司,分別為廣東美的安川服務機器人有限公司及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服務機器人公司由美的控股60.1%,工業機器人公司由安川控股51%。

  一家機器人上市公司的高管對此有著自己的擔憂,“資本進入的太快了,很多企業都是打著機器人的旗號講故事,但真正去做機器人研發的企業太少了。”

  “機器換人”

  推動力或加強

  目前,中國每萬名工人機器人擁有量為23臺,德國為273臺,日本、韓國則超過300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研究員王天然認為,中國對機器人的需求將快速增長,一個原因是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上升。而企業選用機器人替代人工,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從長遠看還能夠節約成本。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也表示,工業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將提升中國工業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紅利減少對工業競爭力的影響,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資源消耗,從而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工業機器人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和電子行業,其他領域應用還比較少,未來機器人將走進更多領域。”王天然說。

  曲道奎也表示,從市場表現數據可以看到,機器人全球平均密度是0.62%,中國只有0.3%。

  有機構預測,工業機器人的高速增長將延續:預計中國工業機器人在2015—2018年的銷量分別為75000臺、95000臺、120000臺,年均增長率25%左右。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近期表示,安川機器人維修,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在人力成本上升和全球制造業升級的推動下,未來10年機器人產業將迎來萬億元市場規模。

  “真正阻擋機器換人的問題仍然在機器人行業本身,中國機器人的技術和可靠性一直存在問題,企業想用不敢用,一旦出一點問題,www.zr-robot.com,整條生產線就要暫停,企業從成本上接受不了。”上述企業高管告訴記者。